美大学紧急处理“辱华传单”事件 系肇事者个人报复
當《我和我的祖國》的磅薄旋律在和平文化宮中迴響,百餘名觀眾自發點亮手機星光齊聲高歌,為期三天的第39屆和平納涼音樂節在熾熱的情感共鳴中圓滿落下帷幕。作為壓軸登場的“社區明星夜”專場,今晚的音樂節不僅為今夏文化惠民盛宴畫上璀璨句點,更以最真摯的百姓情懷,詮釋了“活力津夏樂享和平”的深層意蘊。
晚7時30分,在主持人溫暖開場中,樹德里社區選送的舞蹈《五星紅旗》率先點燃舞臺。舞者們以剛柔並濟的肢體語言,將五星紅旗的莊嚴與赤子深情完美交融,瞬間引燃全場激情。隨後,歌聲成為今夜最動人的注腳:輕快靈動的《阿惹》展現青春朝氣;醇厚嗓音演繹的《小路》勾勒出時光沉澱的韻味;一曲《追尋》唱響了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守望;伴隨《這世界那麼多人》伴奏響起,溫潤聲線撫慰都市心靈,引發觀眾輕聲應和。南營門街道選送的群舞《人間煙火》成為全場溫情亮點,市井巷陌的溫情在藝術舞臺上流淌。天津市老年人大學朗誦研究會帶來的《如果有那樣一個黃昏》,飽含歲月沉澱的聲線吟誦生命感悟,“老有所樂”的從容境界贏得經久掌聲。新疆路社區選送的歌舞《看山看水看中國》則以歡騰舞步與絢麗服飾,鋪展出一幅流動的祖國山河畫卷。
晚會高潮在終章澎湃而至。當新世界花園社區選送的《我和我的祖國》前奏響起,觀眾席瞬間化作星光的海洋。白髮老者與垂髫孩童共同起身,揮舞手臂縱情高歌。“這是文化惠民最動人的畫面,是三十九年來未曾褪色的精神傳承。”一位觀眾感慨説。
作為和平區歷時39載的文化品牌活動,和平納涼晚會持續深化“百姓演、百姓看、百姓樂”的惠民理念。39年堅持的背後,是讓公共文化服務精準滴灌至“最後一公里”的初心。當百姓從觀眾席走向舞台中央,成為文化創造與享受的主體,便是“以文惠民、以文潤城”最生動的體現。
海河夏風輕拂,現場觀眾們熱烈的掌聲為這場藝術之旅畫上了完美的句號。而“百姓舞臺百姓演”的文化薪火,已在津門夜色中烙下溫暖印記,靜待來年再度燎原。(供稿:天津市和平區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