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老吉国内缠斗多年 加多宝宣布将积极出海拓地
發佈時間:2025-08-03 16:57:1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玥7月27日上午,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人工智慧+”戰略領軍人才與創新發展論壇在中國浦東幹部學院成功舉辦。此次論壇由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組委會辦公室指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培訓中心(宣傳中心)擔任支援單位,北京中科聞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子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市教育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協辦。來自政府、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和媒體的300多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慧人才培養與創新發展路徑。
聚焦戰略部署,共話人才使命
論壇伊始,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黨委委員、副所長呂品發表致辭。他表示,人工智慧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其發展水準已成為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更是引領未來的關鍵,此次論壇的舉辦,正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決策部署,搶抓全球科技變革的新機遇,深入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實際行動,恰逢其時,意義非凡。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黨委委員、副所長呂品)
中國聯通政企客戶事業群副總裁于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聯通全面實施融合創新戰略,聚焦AI基礎設施、數據集、大模型、智慧體、AI安全五方面搶抓機遇,率先成為全面擁抱人工智慧的科技創新企業。將人工智慧作為公司核心戰略全面推進落實,不斷拓展“人工智慧+”新場景,加快打造實戰複合型、創新型領軍人才隊伍,力爭“讓人工智慧更簡單”,為發展新質生産力貢獻聯通力量。
(中國聯通政企客戶事業群副總裁于艷)
專家建言獻策,智繪發展圖景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究員倪光南以“AI+空間計算,讓機器人看懂世界”為題發表演講。他指出,空間計算是一種全新的計算範式,是先進計算金字塔尖,也是作為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資訊交互的重要橋梁,正在重塑人類、機器和數字世界的新的交互方式,是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視覺是實現智慧進化的起源,AI+空間計算讓機器人“看懂世界”,是實現機器智慧躍遷的關鍵。倪院士強調,我們要加強空間計算的基礎性研發,以提升未來我國在全球機器人産業的競爭力。未來機器人將作為智慧主體,而非簡單自動化工具,我們要搶抓機遇,構建基於RISC-V架構的腦-眼-行動一體化機器人智慧系統,培育其生態體系。他建議要大力推廣AGIROS開源機器人作業系統,形成類似PC和手機領域的産業生態體系,以推動我國機器人産業高品質發展,滿足我國新型工業化需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究員倪光南)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所長申兵圍繞“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促進人工智慧高品質發展”作主題演講。她表示,AI競爭核心在於人才競爭,當前 AI人才培養呈現國家戰略引導、多層次教育協同、産教融合、多學科貫通等新特徵。但我國在 AI人才培養上仍存不足。她主張發揮政府創新組織作用、構建大中小全學段一體化進階式教育體系,並探索“學校+大型科研院所”的合作模式,以完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激發人才潛力。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所長申兵)
企業創新實踐,推動産業落地
中國聯通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聯通數據智慧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廉士國介紹了“聯通元景推進‘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實踐”。中國聯通積極響應國家“人工智慧+”行動,主動擔當人工智慧産業任務,通過成立專業研究院和專業公司,構建自主可控的基礎模型與共性能力,並加速推進人工智慧産業化。在人才培育方面,廉士國強調了中國聯通建立的産學研用協同機制,培養既懂AI又懂行業的交叉型人才體系,以“技術-需求”雙輪驅動,借助低門檻的MaaS平臺,輔助內外部行業專家高效打造行業模型及智慧體應用,為“人工智慧+”的規模化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中國聯通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聯通數據智慧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廉士國)
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副理事長、常務副院長董樂圍繞“實戰為伯樂,産業作沃土—AI青年人才遴選培養新路徑”展開闡述。她介紹道,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通過全球視野引進人才,聯合頂尖高校創立“通班”“通計劃”,構建全面人才培養體系,依託重大任務與産業實訓加速人才培養,打造了國際首個通用智慧人“通通”,未來將繼續以實戰和産業為導向,培養複合型、創新型人才。談到科技與産業的深度融合,她表示,應借助重大任務攻關和産業實訓契機為AI青年人才提供實戰平臺,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産業鏈協同發展。
(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副理事長、常務副院長董樂)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中科聞歌董事長王磊以“企業級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與應用”為題發表演講。他介紹道,中科聞歌擁有十餘年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理論研究、技術研發及應用實踐積累,集聚了一批來自於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高校的AI領域頂尖人才,打造了從數據到模型到智慧決策的全鏈條企業級AI平臺,已服務眾多行業級頭部客戶,未來將繼續深耕市場,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廣泛應用與産業化發展。在人才培育方面,他主張産學研結合的重要性,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培養跨學科、複合型AI人才,為人工智慧技術在企業中的深度應用,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中科聞歌董事長王磊)
北京電子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CMO楊震圍繞“加速發展新質生産力,打造AI新國企”主題,闡述了北電數智的戰略佈局。北電數智從核心技術突破、基建與數據能力強化、産業升級推動、商業落地加速等方面持續發力,深度實踐“産業、創新、人才、資本”四鏈融合,聚焦“傳統産業升鏈”與“新興産業建鏈”兩大目標,讓“老産業”煥發新動能,讓“新賽道”從0到1快速成型,並以創新為本、技術帶動,打造AI全棧服務,攻克AI産業卡點問題。在人才鏈方面,北電數智針對新時期人工智慧發展特點,創新構建“專家領導專家”的管理模式和松樹型人才結構,以精準的人才配置支撐産業升級與技術攻堅。在資本鏈層面,北電數智持續推進資本佈局與賦能,致力於打造以“遠見資本”引領的創新資本運作模式,聚合生態夥伴資源引領産業協同發展。
(北京電子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CMO楊震)
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經理王啟舟在演講中分享了宇樹科技在機器人領域的創新實踐。他提到,宇樹科技作為全球知名的民用機器人公司,通過全棧自主研發核心零部件、持續迭代感知決策技術,將佈局大小腦、數據採集等,通過以上方式打破機器人“偽智慧”困局。在團隊建設上,王啟舟強調了持續學習、跨學科協同及開放的生態文化,確保團隊能夠快速響應技術變革,不斷推動機器人産品的智慧化升級,最終讓機器人能夠産業化落地。
(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經理王啟舟)
供需對接合作,助推轉型發展
本次論壇同時設置有“供需對接”環節,為參會企業、政研單位等提供合作對接服務,共建全鏈條協同機制,助推千行百業智慧化轉型。
前沿成果亮相,展現産業實力
論壇期間,三項人工智慧領域前沿成果亮相。中國聯通推出的智慧熱線AICC2.0産品,通過六大智慧體創新,助力打造便捷、高效、規範、智慧的政務服務;中科聞歌發佈AI全棧技術基礎設施——DIOS決策智慧作業系統、“人人可用的”科研超級助手——雅意·AI-Scientist科研智慧體平臺,以及軟硬一體化基礎設施——DIOS AI Infra智擎;北電數智推出的“新天·智慧體平臺——全棧式AI智慧體開發平臺”,基於先進的混合多智慧體架構,融合多模態大語言模型、高品質RAG檢索增強生成、全程語境感知和智慧記憶以及可視化AI編排等前沿技術,提供全棧式AI智慧體開發服務;三項成果展示了中國人工智慧産業從單點技術突破邁向系統性創新與應用深化方面的顯著進展。
(中國聯通智慧熱線AICC2.0産品發佈;發佈人,中訊郵電諮詢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周安順)
(中科聞歌發佈“DIOS決策智慧作業系統”;發佈人,中科聞歌副總裁汪小東)
(北電數智發佈“新天·智慧體平臺——全棧式AI智慧體開發平臺”;發佈人,北京電子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CMO楊震)
圓桌對話交流,共探“四鏈融合”人才驅動力
論壇圓桌對話圍繞“四鏈融合”中的人才驅動力主題展開,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培訓中心(宣傳中心)國際合作培訓處負責人、高級經濟師高燕飛主持,對話嘉賓包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培訓中心(宣傳中心)戰略規劃處負責人、高級經濟師聶正標,中國信通院人工智慧研究所創新發展部主任張奕卉,深圳市眾擎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趙同陽,領英中國區副總經理兼人才解決方案新客戶開發部負責人張飛。對話嘉賓們從需求側與供給側的雙重視角出發,分享了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實踐探索與經驗積累,深入探討了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際需求與挑戰,認為需加快構建産學研用一體化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制定全員人工智慧素養提升計劃,搭建長期人才供應鏈體系,建立以創新能力、轉化能力、貢獻為導向的超常規人才評價機制。現場對話深入、層層剖析,為推動智慧時代背景下的人才體系優化與技術革新提供了有益思考。
(左起:高燕飛、張奕卉、聶正標、趙同陽、張飛)
人才領軍,智啟未來,本次論壇聚焦戰略領軍人才培養,探索打通“四鏈融合”的堵點和卡點,解析産教融合、企業場景化人才培育經驗,為AI人才“引、育、用、留”提供指引,為人工智慧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人才新動能。(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