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六合區農民畫藝術中心內色彩流淌,一場名為“鑫火相傳融愛六合”的特殊藝術興趣賦能活動在此啟幕,為17名智力、精神障礙青少年搭建起藝術療愈與社會融入的橋梁,並帶領他們開啟自我表達與非遺傳承的奇妙之旅。
繪畫作品
“六合農民畫”是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擅長用質樸筆觸勾勒鄉土風情,承載著濃厚的地域文化記憶。本次培訓通過“非遺+助殘”的創新模式,將農民畫藝術創作與康復療愈深度融合,不僅是一次藝術體驗,更是一場心靈的滋養。
現場,“六合農民畫”市級非遺傳承人王金鳳老師化身主講人,以生動有趣的互動式教學,為青少年們講述了農民畫的歷史,還親自示範繪畫技法,從線條勾勒到色彩搭配,耐心細緻地引導每一位參與者。
在創作實踐環節,青少年們在老師、社工和志願者分階段的悉心指導下,圍繞主題展開創作。王金鳳老師半俯下身,手把手教孩子們調色。“藍色是天空,紅色是晚霞,你們心裏有什麼顏色都可以畫出來。”她輕輕擦掉一個男孩蹭到臉上的顏料,男孩靦腆地笑了。孩子們的作品雖不完美,卻充滿生命力:有的把田野畫成了七彩格子,有的給耕牛添上翅膀……
“我想要畫飛在藍藍天空上的小鳥!”“我喜歡春天,我想把春天留在畫裏。”“這個人是我,這只小貓是我的好朋友。”……進入自由創作環節時,孩子們充分發揮想像力,將個性與情感融入作品,通過一幅幅畫作展現非遺藝術的獨特韻味,用畫筆打破溝通的壁壘,大膽表達自我。
此次“鑫火相傳融愛六合”殘障青少年“六合農民畫”興趣賦能活動,是南京市六合區公益創投項目舉辦的首次興趣賦能活動實踐。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殘疾人朋友參與其中,在感受非遺魅力的同時,逐步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去擁抱豐富多彩的“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