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2025年全國殘疾人文化周活動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啟動。
4月16日,2025年全國殘疾人文化周活動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啟動。中國殘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衛星出席活動並致辭,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奇巴圖出席活動,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殘聯宣文部負責同志,自治區殘聯、文化和旅遊廳、新聞出版局和自治區殘工委成員單位相關負責同志以及來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寧夏、新疆等九省(區、市)、內蒙古自治區各盟市的殘疾人工作者和殘疾人代表共計500人參加活動。
活動自4月至11月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以“融合共用,攜手同行”為主題,展示殘疾人生産生活的新變化新亮點。中國殘聯、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專門就活動印發通知,要求挖掘本地特點,加強區域合作,利用基層資源,建立健全殘疾人文化周活動常態化運作工作機制,讓殘疾人更多受益。
▲4月16日晚,在“石榴花開”殘疾人文藝匯演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聽障學生帶來舞蹈表演《奮進》。
“我們的文化服務延伸一寸,生命光彩便多綻放一分;我們的助殘事業深耕一尺,文明厚度則再累積一丈。”中國殘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衛星在講話中飽含深情地説:“內蒙古是我們黨領導建立的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素有‘模範自治區’美譽,本次活動的舉辦,正是內蒙古自治區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將踐行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融入全區殘疾人文化工作,打造‘大愛北疆’公益助殘品牌,推動殘疾人文化事業均衡發展、高品質發展的生動體現。”張衛星強調,要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本質要求,實現文化服務精準供給;要緊緊依靠深化改革這個根本動力,促進文化服務創新發展;要穩穩抓住科技賦能這個關鍵引擎,推動文化服務智慧升級。
中國殘聯、文化和旅遊部以及內蒙古自治區領導共同按下手掌柱,啟動2025年全國殘疾人文化周活動。
▲4月16日晚,在“石榴花開”殘疾人文藝匯演上,內蒙古通遼市特殊教育學校帶來舞蹈表演《守護·綻放》,聽障演員們身著民族特色服飾,展示草原駿馬的奔騰之姿和草原人民的堅韌奮進。
隨後,以“石榴花開”為主題的文藝匯演將活動推向高潮,來自內蒙古、河北、寧夏、黑龍江、天津、遼寧、北京、吉林、山西等省(區、市)的殘疾人演員聯袂登場,歌舞、戲曲、雜技,精彩紛呈,交相輝映。
據悉,殘疾人文化周自2010年創立以來已持續整整十五年,雖以周為名,實則貫穿全年。2025年全國殘疾人文化周活動,以圍繞豐富基層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和提升殘疾人文化服務能力為追求,通過組織開展理論宣講、專題座談、知識競賽、文藝演出、藝術展覽、演講徵文等活動,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殘疾人文化素質,保障了殘疾人基本文化權益,打造殘疾人文化事業品牌,促進了社會對殘疾人的理解與接納,推動了殘疾人文化事業繁榮發展。